兒童語言障礙康復訓練方法
語言障礙患者的康復訓練包括發(fā)音訓練、短語訓練、會話訓練等。對完全性運動性失語患者的康復訓練要像教小孩學說話一樣從學發(fā)音開始,如讓患者發(fā)“啊”音或用嘴吹口哨誘導發(fā)音。
然后再說常用單字,或出示卡片,讓患者讀出上面的字。再依次教雙音詞、短語、短句、長句等。
1.不會說話
若孩子是因不會說造成的語言障礙,要盡量給他們提供合適的語言環(huán)境,并多次進行重復刺激發(fā)音。家長平時要鼓勵孩子說話,多給他們機會說。
2.語調異常
家長要耐心教導孩子對口型,模仿發(fā)音,盡量把口型做得大一些,以便孩子更好的掌握。
3.平衡能力和本體感差
部分兒童平衡能力和本體感差,易導致說話無條理、口吃或吐字不清等表現,需進行感統(tǒng)訓練。如在小滑板上爬行,鼓勵孩子在游戲區(qū)走平衡木、多拍球、多跳繩等。這些感統(tǒng)訓練要從小開始,可延遲到13歲。
4.智力障礙
兒童智力發(fā)育存在障礙,易造成語言障礙,常見表現為說話晚、發(fā)音不清楚,甚至無法理解他人意思。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智力訓練和開發(fā),智力提升后,兒童的語言能力也會增強。
5.自閉
需進行特殊的心理訓練,包括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和音樂治療,讓孩子能逐漸與外界溝通。
如何進行語言康復訓練
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的方法如下:
唇部練習: 噘嘴唇嘬出聲音由慢至快,平唇嘬出聲音,用嘴唇發(fā)“嘟嘟~”、在胳膊上發(fā)“噗噗”、打哇哇等等唇部的練習,每次十分鐘。鼻音練習: 閉住嘴巴用鼻子發(fā)音(在韻母的an/en/ang/eng/ing都要用到鼻音)長、短、快、慢、輕、重,每次三分鐘。
發(fā)音練習:大聲張大口發(fā)a——、u——長音,游戲:孩子和家長同時伸出大拇指,邊伸邊發(fā)a——緩慢伸出然后和孩子的拇指對上,用力對碰的時候加重發(fā)音,可以練習用腹部用力發(fā)音。要是缺乏良好的訓練,這些兒童的表現就會類似極重度的聽力損失的兒童。聽力損失在100-120分貝的極重度兒童,若沒有使用超大功率的助聽器,其學習后的變化較多,比較難預估。
主要是通過兒童使用各種益智玩具,如放圖形游戲、認顏色游戲、找物游戲等,能夠有效鍛煉兒童的眼手靈活性。平時要讓兒童多說短句、多說繞口令以及朗讀詩歌、唱歌達到語言康復的目的。平時多與人交往進行語言交流等,做好社交訓練。
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訓練方法
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訓練方法:
1.聽覺訓練:發(fā)展兒童的聽覺理解能力,在交流活動中使用聽覺的能力,使傾聽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。
2.發(fā)音訓練:可以做舌唇操、口腔氣流控制練習等方法。
3.語言訓練:指導孩子的正確發(fā)音,多練習發(fā)音,可以嘗試用語言溝通,不使用手語、唇語。
4.認知訓練:指導孩子將聽力和口語結合到孩子生活中的各個方面,得到認知能力的發(fā)展。
5.溝通訓練:指導孩子想要表達時用成句的語言來溝通,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,多溝通,與孩子建立信任的情感關系。
聽障兒童主要是指那些聽力有障礙,由一定原因導致聽不見或者聽不清的聽力殘疾的兒童。從而導致無法與人進行正常交流,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活動。
聽力障礙指聽覺系統(tǒng)中的傳音、感音以及對聲音的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中樞發(fā)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,而導致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。習慣稱為耳聾。
只有聽力嚴重減退才稱之為聾,其表現為患者雙耳均不能聽到任何言語。而聽力損失未達到此嚴重程度者,則稱為聽力減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