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福建是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在全福建數(shù)不清的山里,坐落在福州三坊七巷內(nèi)的閩山——這座海拔還不足30米的小山包肯定是有力候選人。
閩山位于三坊七巷的光祿坊之中,卻很少有人知曉。它真正詮釋了什么叫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”。
相傳,閩山的原名叫作玉尺山,而“閩山”原本是烏山的別稱。唐玄宗天寶年間,曾敕名烏石山為“閩山”。
但在北宋時期,光祿卿程師孟任福州知州。他看到烏山風(fēng)光旖旎、風(fēng)景秀麗,可謂一見鐘情,加之烏山又是呂洞賓的道場,他認(rèn)為這么美麗動人的山峰,只有傳說中的蓬萊、方丈、瀛洲可與之媲美,于是他將烏山取名為“道山”,并在山上建了一座亭,名曰“道山亭”。
李錦清/攝
由于閩山是烏山的余脈,程師孟將烏山改名為道山后,就將閩山這個名字安到了這一座小山包上,閩山這個名字也得以流傳至今。
在閩山上,原有一座寺廟叫法祥院。程師孟與法祥院的僧人交情甚好,經(jīng)常在閩山旁的這塊大石頭上吟詩作賦:“永日輕陰喜獨來,野僧題名作吟臺。無詩可比顏光祿,每憶登臨卻自回。”
因為程師孟是光祿卿,又常在此吟詩,于是法祥院請程師孟在這個石頭上題名“光祿吟臺”四個字,加之賜名“閩山”,實為兩全其美。
如今千年已過,寺廟已非,吟臺猶在。
這里,也是民族英雄林則徐曾經(jīng)來過的地方。清道光十三年,葉敬昌邀請林則徐前來做客,林則徐在此放鶴游玩,并在巨石上留下鶴蹬供后人憑吊,更為閩山增添了些許靈氣。
有福之州趣事多,且聽我來為您說。這一次,我們一起認(rèn)識了這座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”的閩山。下一次我們還要說點什么福州有趣的故事呢?感謝您的收聽,這里是聽福州,下一期,我們不見不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