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得好,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”??梢?,艾灸是一個很好的養(yǎng)生防病方法。眼下雖然已經
進入初春,但是由于“倒春寒”的特點,中醫(yī)認為,對于陽虛、氣虛等虛寒體質者最好也做做艾灸,可養(yǎng)生防病或緩解虛寒所致癥狀。那么,艾灸時有哪些注意事
項?如何施艾才能起到最好的強身健體、防病治病效果呢?
艾灸之前,辨識體質很重要艾灸具有溫通經脈、祛風散寒、活血助陽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,是很好的養(yǎng)生手段
之一。但艾灸的操作手法、適合人群都是有講究的,若選用不當,非但沒效果,甚至可能適得其反。比如陽虛、氣虛等虛寒體質者,多面色蒼白、手腳冰涼、怕風畏
寒,體弱無力、易疲勞,艾灸可以很好地緩解和祛除這些癥狀;但是陰虛體質者,有陰液虧少、口燥咽干、手足心熱等火旺情況的,如果施艾相當于火上澆油,雪上
加霜,反而傷身。因此,在艾灸之前一定要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進行體質辨識。
有人認為,艾灸的最好時機是夏冬兩季。初春艾灸對于陽虛體質者仍很重要,尤其春季“倒春寒”,這類體質者更容易引發(fā)一些疾病,所以此時艾灸,對其養(yǎng)生防病更有好處。
選擇艾條,陳年艾才不傷陰血
艾灸時,對于艾條的選擇很有講究,最好是陳年艾。陳年艾不“傷陰血”,艾灸時不
痛。區(qū)分陳艾和新艾,可參考下面的方法:陳艾的艾色土黃者為佳,發(fā)綠的為當年艾;陳艾氣味芳香,當年艾則有一股青草味;燃燒時,陳艾煙氣輕柔,裊裊而上,
燃燒后留灰白色的灰,當年艾則是一條線筆直而上。最重要的是,陳年艾火不急不燥,柔和通透不烈,使人感覺舒服。另外,艾灸時需要注意,要以感覺舒服為好,
如果艾灸后沒覺得好轉或心煩意燥,則需要停一段時間。極度疲勞、過饑、過飽、酒醉、大汗淋漓、情緒不穩(wěn)或婦女經期,都不適合做艾灸。
調火調息,能讓艾灸效果更好
通常我們在家做艾灸,只懂得讓燃燒的艾條圍繞著穴位緩慢劃圈,但實際上,要想艾灸
起到最好的養(yǎng)生效果,還要講求調火調息。所謂調火,即掌握艾灸的火候。虛、寒之證需要補法,就是將艾點燃后使其產生的熱緩慢地傳入體內,施艾后又立即、快
速地按住施艾的穴位,其目的是使正氣聚而不散;實、熱之證要用瀉法,是在艾點燃之后,不斷地吹火,使艾火迅即燃燒,所產生的熱能很快傳入體內,但在艾灸以
后不按壓施艾部位,其目的是驅邪外出、瀉熱瀉實。所謂調息,即艾炷燃燒一段時間后,受艾者感覺到溫度了,開始用鼻子吸氣,在艾炷被摘下后,再把氣從嘴中緩
緩吐出。調息的訣竅是鼻快吸、氣不泄、嘴慢吐,心越靜越好。這些都不是自己在家能操作好的,所以建議艾灸最好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