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:掌握“三多”原則
多吃白色食物降火。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區(qū)開始供暖,室內干燥的空氣讓人“上火”,這時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。中醫(yī)認為,解除燥熱多用潤法,根據五行五色的原理,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熱。
做菜時,可以選擇白蘿卜、白菜、冬瓜、百合、銀耳、蓮藕等。其中,白菜、蘿卜功效最好,可謂是最經濟實惠的補品了,但是胃寒的人冬天需要少吃這些。
羊肉性溫,冬天可以多吃羊肉御寒。大家如果比較怕冷的話可以吃胡蘿卜、芋頭等富含無機鹽的根莖類蔬菜,以及海帶、紫菜、菠菜等含碘食物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怕冷與體內無機鹽和碘缺乏有關。女性可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,比如動物肝臟、瘦肉、菠菜等。
多食用人體所需的礦物質,還有蛋白質等,對提高免疫力是極好的。像老人小孩免疫力比較差,寒冷是健康的最大威脅。所以他們更加需要注意補充礦物質和蛋白質,魚肉蝦肉,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,可以適量的吃一些。
起居:早睡晚起勤喝水
早睡晚起?!饵S帝內經》有“早臥晚起,以待日光”的說法,就是冬天要早睡、晚起,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后,尤其是老人。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說,早睡可以保存
陽氣,保持溫熱的身體,晚起可以補陽氣。而陽氣好比人體的衛(wèi)兵,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,負責抵制一切外邪,保衛(wèi)人體的安全。
越冷越要多喝水。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,很少外出活動,但并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。冬季氣候干燥,空氣濕度小,更應補充水分。如果喝水少,血液濃稠度就高,容易出現(xiàn)血栓等癥狀,引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。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,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。
預防:四種疾病最易高發(fā)
心腦血管疾?。阂坏蕉?,患心梗、心絞痛、中風、心肌梗死的病人就會增多,寒冷刺激會使人交感神經異常興奮,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,導致血壓不穩(wěn),引起
急性并發(fā)病。所以,高血壓患者在冬天更要堅持服藥,按時監(jiān)測血壓,老年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等藥物,如果連續(xù)幾天都感覺乏力、頭暈、胸部不
適,最好及時就醫(yī)。
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(tǒng)疾?。豪先?、吸煙者、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發(fā)作慢性支氣管炎,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肺氣腫或肺心病,寒冷刺激也
容易誘發(fā)哮喘。這類人除了要按醫(yī)囑吃藥,還要注意保暖,少吃辛辣的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。另外,還可以通過打流感疫苗來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的
發(fā)作次數。
流感: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發(fā)并發(fā)癥,加重潛在的疾病,如心肺疾患,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,容易出現(xiàn)更嚴重的并發(fā)癥,甚至可能致死。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,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,注意衛(wèi)生,勤洗手,還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。
摔傷:下雪的時候地面很滑,老人盡量不要下雪天出門,如果一定要出門的話需要有人陪同。剛下雪的話最好沿著別人的腳印走,如果路面結冰更是要慢行,老人摔倒都是很致命的,需要時刻注意。
如果真的不慎摔倒,可以立即用手支撐。摔倒后不要馬上起來,應該先檢查傷勢,隨后才能起身。如果身上本來就有傷更是不要亂動,要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護好五大部位——脖子、肩膀、腰部、膝蓋和腳。寒冷的天氣會連累這5個脆弱部位,引發(fā)頸椎、腰背、膝關節(jié)疼痛。雙腳距離心臟最遠,供血最差,所以也更容易受涼,引起感冒等。
盡量穿高領衣服,外出戴圍巾;晚上睡覺時別把肩膀露在外面,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條毛巾;腰和膝關節(jié)不好的人可以戴個護腰或護膝,穿上棉背心;睡前用熱水泡泡腳。
運動:調整時間換方法
在下午三點到下午四點之間,去運動最合適,冬天冷而且在冬天環(huán)境污染更嚴重,尤其是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。太陽出來之后運動最好,在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最佳。
如果運動的時候一直帶著口罩,容易呼吸加快,刺激鼻腔,從而引發(fā)哮喘。剛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多穿衣服,也可以帶著口罩,但是身體發(fā)熱后就要將外套和口罩脫下。冬天適合慢跑、快走等有氧運動,訓練力量的運動冬天盡量少做,以免熱身不到位拉傷。
運動后適量補充能量,任何時候做完運動盡量都要拉伸。運動后不易立即洗澡,容易感冒,半小時后可以沖個熱水澡。有慢性病的人運動時出現(xiàn)不適,要趕緊停止,并去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